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华兴纺车案(六千字大章)  (第4/4页)
,朱青更是神色陡变,潘启山和王闻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诧和意图,柳维则第一个站起来,对张清远道:“张兄,在下家中忽有急事,不便打扰,就此告辞。”    其他人也都起身,不敢做片刻逗留。    那女子道:“诸位也都随本官一同回督察院喝杯茶吧。”    朱青大惊道:“上官,吾等只是路过,与张清远并无关系。”    “带走!”    ……    朱青等人被带到了督察院,倒是很快被释放。    毕竟这些富商背后都是有人的,在督察院做了一些笔录后,也就没事了。    但张清远却不同,他被关进了一个小黑屋里。    之后,张清远就神志不清了,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第二日的早朝,等徐处仁汇报完了粮食和人口迁移,以及水泥路铺设等事,唐恪便开始颇为得意的将这段时间大宋商业的发展,以及第一季度可能收上来的税目部都陈述出来。    听到唐恪说的那些数字,很多官员都很惊诧。    仅仅是第一个季度,朝廷的商税就可能会超过四千万贯!    靖康元年,一整年的商税,也就才六千万贯而已。    按照惯例,唐恪汇报完后,翰林院的石洵开始汇报学校的事情。    随后是枢密院关于军政的事情,又有中府关于战区的情况。    无疑,现在底气很硬的是政事堂,大宋的商贸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时期。    当唐恪正得意洋洋的时候,刘彦宗出列道:“陛下,臣要弹劾参知政事、商部尚书唐恪,他借用职权,纵容部下,诬陷忠良!”    卧槽!刘彦宗你特么又抽什么风!老子最近好像没有惹你!    唐恪有些懵逼,心中怒火燃烧,脸上却是平静如水:“刘御司,你勿要胡言乱语,在陛下面前污蔑我!”    刘彦宗取出张清远的供状,呈递上去:“陛下,那张记布行的张清远已经招供,却是商虞司顾员外郎指使他,让他找人来做假证,诬陷华兴商社偷盗张记布行纺车,随即将华兴商社的纺车专利取消,张清远则将华兴纺车献给唐恪。”    唐恪一听,当场面色大变:“你胡言乱语!”    “唐相公,张清远可是亲口承认你召见了他,而且说这事是你一手策划的,便是为了将华兴商社登记的纺车专利据为己有。”    “一派胡言!我乃是大宋商部尚书,天子宰执大臣,怎会因区区纺车专利,与民间商人勾结,做败坏朝纲之事!刘彦宗,你如此诬陷我,是何居心!”    刘彦宗将那供状呈递给赵桓:“请陛下过目!”    赵桓接过供状,一目十行,面色当即变了:“岂有此理!”    唐恪吓得连忙跪在地上,倒不是他真的和张清远勾结了,而是这事有一半是真的,他的确是想让张清远将纺车的专利权给他。    当然,不是给他个人,而是挂在商部的名下。    这样,商部以后在大宋大肆推行这纺车,可以从民间收取不少专利费。    “陛下息怒,臣绝无与张清远勾结!”    权知开封府尹李道尘出列道:“启奏陛下,此案是臣受理,从多方人证物证来看,华兴纺车的确是从张记布行窃取而来。”    刘彦宗冷笑道:“但现在张清远自己也认罪了,那人证物证都是假的。”    李道尘说道:“刘御司,审查民事案,似乎并不在你的职权范围内,你越权了,并且用你那套言行逼供的方式去对待一个普通百姓,其心可诛!”    刘彦宗却正义凛然道:“我抓张清远,并非是追查张记布行与李氏布行案,而是查商虞司贪污案!”    “商虞司顾员外郎有张记布行十抽一的股份,李氏布行因得到华兴商社的帮助,最近在东京城风生水起,顾员外郎觉得李氏布行阻碍了他发财的道路,便和唐恪联合起来,打压华兴商社!此非民事案,而是官员案,事涉当朝宰执!”    “而你权知开封府尹,将此事办成了冤案,焉知你不是与顾永志一丘之貉?”    “刘御司,你说话要将证据!”    “证据此刻便在陛下手中,尔等为一己私利,勾结奸商,败坏超纲,还有脸立朝堂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