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1节 (第1/4页)
史迪威的兴奋迅速消失了,他这次来徐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见见庄继华和李宗仁,特别是庄继华,国内来得指令要求他与庄继华谈谈,指令中特别注明,这是总统的个人要求。 求月票支持.......... 排名太低了,月票支持呀!!!!!!!!!!!!!!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二章津浦路防御战第五节友人(二)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二章津浦路防御战第五节友人(二) 让史迪威有些意外的是,不但庄继华,而且李宗仁都很快接受了他的请求,俩人一起接见了他,这让史迪威有点受宠若惊,同样作为军人他深知,这个时候俩人会有多忙。 “李将军,庄将军,十分感谢,能在白忙中抽出时间来见我。”史迪威适时表示感谢,然后介绍了他的随员:“这位是我的随员尼普顿少校,迈克中尉,翻译郑扬先生。” 坐下之后,庄继华笑着说:“史迪威上校,日本人离我们还远得很,他们还打扰不了我们的工作。” 史迪威咧嘴一笑:“将军,我听说南线日军已经发起进攻,不知现在战况如何?” “还在我们预计之内,”庄继华神态平静,顺手拿起一支香烟递给史迪威,史迪威伸手接过来,庄继华本不吸烟,这抽烟是在南京养成的,庄继华点上香烟后说:“日军已经接近滁县,进展还是挺快的,我想畑俊六大将应该为感到满意。” 李宗仁喷出口烟雾呵呵笑.道:“换我,我也满意,这才两天时间,左翼快到滁县了,右翼也攻克六合。” 史迪威见俩人很轻松,好像是在.谈论一场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战争,他有些奇怪的问:“将军,您难道一点不担心?” “没什么好担心的,”李宗仁说:“畑.俊六来势很凶,四个师团,十万之众,只好先避避风头。” “说得对,史迪威上校,您是个中国通,当然知道中国.有句俗话,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庄继华插话道:“上校,您作为中立国军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争?” 史迪威沉默一会说:“我是外交人员,不好发表评论,.请将军原谅,不过我倒很想知道,您对这场战争的发展的看法。” “您多虑了,今天我和李司令不是对待外交人员,.我们是在接待外国同行,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庄继华呵呵一笑,然后摇头说:“您大概知道,我曾经在美国生活过很长时间,与罗斯福总统有过交往,不过那时他还是纽约州长,我看他虽然不是军人,可比您爽快,从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no,no,将军,”史迪威摇.头表示反对,来之前看过庄继华的材料,知道他所言不虚:“那时他还不是总统,自然可以说话,如果您现在问,他的回答与我差不多。” 李宗仁和庄继华交换个眼色,忍不住哈哈大笑,庄继华开始有点喜欢这个美国上校了,他开玩笑的说:“其实,你们的想法我都知道,你们认为我们打不下去了,以前说我们三个月战败,然后又说半年,现在又说最多还有一年,这一年时间又快到了,我想问问下次要说多长时间了?” “哈哈,”史迪威和两个随员都大笑,史迪威摆手说:“我承认当初我们的预测错了,不过说实话,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明显,中国能打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中国士兵非常勇敢,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之一。” “嗯,这点我同意,”庄继华站起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国力差距,但国力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上校,您在中国很久了,应该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其实国外也有,俄国战胜拿破仑不就是以弱胜强,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不是同样比美国强大很多吗?” “可战争的形式变了,”史迪威提醒说:“以前是火枪,现在是飞机大炮坦克,人数多少没用。” “错了,”庄继华毫不客气的反驳:“战争的武器虽然变了,但战争的原则没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永远不会脱离孙子十三篇的范畴,无论武器怎么变化。” “将军,”史迪威摇头说:“孙子十三篇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距离现在很远了。” 他的两个随员却面面相窥,不知道他们说的孙子十三篇是什么,旁边的翻译便轻声向他们解释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写的一本兵法书,类似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俩人听后也不以为然的摇摇头。 “将军,我很佩服您在南京采取的战略战术,但用两千年前的书来指导今日的战争未免有些匪夷所思。”尼普顿摇头说。 “呵呵,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庄继华冲他笑笑:“你们认为两千年前的东西没用了,可中国军人却把它奉为最高原则,就说南京之战吧,日军就违反了其中的谋攻,军行,发动中日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