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3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3节 (第4/5页)

对手地心窝插上一刀。

    一天以后,八十七师撤到镇江、四十七军撤到丹阳。谷寿夫猛攻武进。郭勋祺以逸待劳,一步不让。第九师团舍弃江阴要塞,撕开刘兴十六军团防线,向八十八师侧后迂回,前线局势越发危险,庄继华下令放弃锡澄线。刘兴率残部退入江阴,杨森撤出无锡,十八军和八十八师在后拼死挡住十三师团和第九师团的进攻,攻入无锡地十六师团马不停蹄从洛阳直扑十八军侧后,企图切断京沪公路。从太湖边撤下来的四十八师和四十一师以及二十军李朝信旅在洛阳摆开阵势奋勇阻击。

    多年以后。庄继华承认,这次撤退是漫长军事生涯中最让他心惊肉跳。十八军和八十八师打得艰苦异常,八十八师两个旅长朱赤、副旅长华品璋、团长韩宪元先后阵亡,旅长高致嵩、团长谢晋元重伤;十八军十一师师长彭善、六十七师师长黄维重伤,旅长团长阵亡更多。

    一路苦战,一路血战;日军死死咬住十八军和八十八师,罗卓英亲自断后,指挥八十八师和十八军边打边撤。

    面对危局,庄继华下令杨森停止撤退,在潘家塘丁堰塘设立阻击线,掩护八十八师和十八军,担任断后掩护全军的任务。

    日军进攻如此狂暴,两天时间即打到武进以西,威胁郭勋祺的侧后,庄继华无奈下令郭勋祺准备放弃武进向金坛撤退。

    十二月十八日十八军和八十八师越过杨森防线向南京撤退,日军随即追到,杨森指挥二十军在丁堰塘潘家寨一线与追兵展开大规模激战,双方死伤惨重,到傍晚日军不得不停止进攻,二十军趁机撤出阵地,向丹阳转进。郭勋祺随即放弃武进向金坛撤退。

    中国军队虽然损兵折将,伤痕累累,但部队没有散,建制依然完整,杨森撤到丹阳与四十七军会合,在丹阳设立阵地。十八军和八十八师撤进南京,随即渡江到江北整补。

    十二月二十日,日军全面进抵南京外围防线,只有两点没动,广德和溧水。

    “校长,您怎么还没走?”庄继华急匆匆的走进中山陵旁的一座小屋,蒋介石和宋美龄现在就住在这里。

    蒋介石一直在南京城内,他遵守了对庄继华的承诺,没有干涉庄继华地指挥;庄继华也一直没来见他,他实在抽不出时间,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日军很可能在几天之内攻抵南京城下,蒋介石却还稳如泰山,庄继华不由有些着急了,自己跑来促驾了。

    “坐,急什么,日本人不是才到句容吗?二十四集团军在句容怎么也能打两天吧。”蒋介石满有把握,四川出来的几支部队,除了庄继华的嫡系蓝运东师和梁岱师还没上战场外,其他部队都在战场上露面了,战斗力果然不凡,甚至比德械师更强。蒋介石满有把握杨森能在句容挡住日军,直到他离开南京。

    尽管天气很冷,庄继华脸上还是在淌汗,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校长,杨森的二十四集团军损失已经很大了,能不能挡住我真没把握。校长,您和师母早就该走了。”

    “不怕,这里安全得很,”宋美龄很有耐心的削了苹果递给庄继华,庄继华把手在军服上擦擦才接过来:“你不是在长江上架了三座桥吗,过桥只需要几分钟。”

    “师母,这几天,您不是没看到,日本飞机天天来轰炸,桥被炸断两次,又修好两次,那桥什么时候还在,我都不清楚。”庄继华叹口气,浮桥架好后,市民撤退的速度更快,这两天前线战况不利,大批市民蜂拥涌过长江,南京城内人口迅速减少。

    “你看你,军官就要有个军官样,随时都要保持军容整洁。”蒋介石看着庄继华皱起眉头,庄继华来之前还整理了下军容,不过他身上的军装已经太久没换了,显得有些邋遢。

    “是,是,校长教训地是,学生下次一定注意。”庄继华随口敷衍:“校长留在南京时不时还有什么事未了,能否由学生代劳?”

    “这你不能代劳,陶德曼大使要来转达日本方面的回复,见过他之后,我们就过江。”蒋介石平静的说。

    “他们的回复怎么还没来?”庄继华开玩笑的说:“日本人德国人平时办事效率挺高的呀,这次……,嘿嘿,校长,看来这次日本人是想我们大出血呀,上次地条件多半作废了。”

    蒋介石其实早就在猜测日本人的条件变了,否则陶德曼不会迟迟未回报日方的态度。现在庄继华把问题挑明了,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