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2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8节 (第1/4页)

    “去倒是没什么,这里的白彝比较多,与汉人相处也比较融洽。”任乃强说。

    白彝是彝人中地自由民,黑彝是彝人中的奴隶主,彝人尚黑,以黑为贵。故黑彝的地位高于白彝,不过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汉人经济制度地冲击下,汉彝杂居区的彝人社会已经开始解体,坚守原有社会结构地彝族部落迁进深山,变得更加贫困,有不少黑彝变成了佃户。

    “我不去那些白彝家,我要去山里的土司家。”庄继华摇头说,他心里清楚。白彝大多数已经成为顺民,他们是不会制造麻烦的,真正的麻烦来自山林里的彝人。

    任乃强苦笑一下说:“我安排一下吧。不过我估计很快就会遇上他们的。”

    在会理庄继华见到本地驻军的最高长官三十三团团长许颖,许颖没有参加前年地二刘大战,他是属于留守西康的部队,也就是刘文辉二十四军中的二流部队,在刘文辉全盛时时瞧不上眼的,可在二刘大战后。刘文辉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他这样的二流部队也就变成一流部队了,直接划进第一旅编制,成为嫡系部队。

    许颖对庄继华不了解,他只是约略听说这个人很厉害,刘老总兵败就是他在背后下的黑手。可在他来之前,成都的刘文辉和西昌地刘元塘都给他发来电报,要他务必保护好开发队的安全,口气之严厉,让他都有些惶恐。

    城门口的一番例行公事的寒暄后,庄继华一行人被送进早就准备好的行营。庄继华开口问的依然是汉彝情况。

    “请庄将军放心,我会派人与走地彝人说清楚,有骚扰开发队者,杀无赦!”许颖立刻就给庄继华下保证,他的眼光透着强烈的自信。自从前年当众杀了禄安佑全家之后。这里的彝人提起他的名字就害怕。根本不敢违背他的命令。

    “许团长,我要在这里建水电站。开矿,建钢铁厂,修建公路、铁路”庄继华皱眉道:“我要的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治久安。”

    庄继华此言一出,会理地方官绅顿时有了精神,客厅里开始活跃起来。

    “庄将军打算何时开始,需要我们地方上如何协助?”县长捏捏胡须问道。

    “这次来就是来确定怎么开始的,至于具体步骤,这需要他们,”庄继华用手指指在坐的专家教授:“由他们确定,而我负责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至于贵属,等有了具体计划后,我再请你们来商议。”

    在来这里地路上庄继华就已经明白他要做那些事了,这两年四川各地都在修建公路,庄继华都提供了经费,西康也一样,可刘文辉兵败之后,龟缩在西康,实力大为削弱,财政状况很差,道路交通建设经费被挪用了,公路建设及其粗糙简陋,大部分地方可以说是粗制滥造,敷衍了事,除了雅安到成都勉强可以通汽车外,其他各地均无法通车,所以他现在要做地第一件事是筑路。

    “许团长,张县长,开发队要分成几个小队,我们的护卫队和民夫数量都不足,只有请二位帮助了。”庄继华随后就向许颖和张县长提出要求。

    这两人自然满口答应,庄继华也不说什么,先向他们支付了两千大洋地劳务费,言明每个士兵和民夫的工钱是每天两块大洋。

    等他们散去后,庄继华又把专家们召集起来开会,在这个会上任乃强首先介绍了这里的彝人情况和汉彝之间的矛盾,然后庄继华才说:

    “经过任先生的介绍,我们清楚了这里复杂的民族关系,在重庆时我们决定在这里建钢铁厂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现在我有些疑惑是否应该在这里建厂,我想请大家讨论一下。”

    庄继华的话音刚落,地质专家常隆庆就站起来说:“情况没有那么严重,我在这里考察了三个月。深山老林也去了,彝人也见过,我感觉他们是很朴实的,没有传说中那么不讲道理,只要你尊重他们,他们就不会侵犯我们。”

    “如果不在这里建厂,把厂建在重庆。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土木工程专家李书田也说道:“把矿石运到重庆。这路途就要几百公里,要用多少车来运?汽油地开支是多少?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李书田的问题击中了要害,建在重庆是比较容易,可一旦运作开来,需要多少运力才能满足生产需要,由此又会产生多少问题,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

    在场专家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渐渐的,意见倾向一致,就算需要在这里驻扎一支部队来保护工厂,也应该把厂建在这里。

    “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么我们就谈谈从哪里开始。”庄继华最后说。

    “还是交通,这里的道路太差,根本不能通车,必须修建一条从重庆到会理的高等级公路。不如此,设备室无法运进来地。”

    “电力,会理地区根本没电,必须在这里建一个建厂,或者修水电站。”

    …..

    “我总结一下,”庄继华最后说:“一、修路;二、建水电站;三开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