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一系列的操作 (第2/3页)
灿灿此刻正盘腿坐在沙发上,懒洋洋的说:“其实这是我打算拍的电影的剧情。” 顾煜炯惊讶的问道:“不是吧?那你把电影剧情都讲出来了,还会有人去看电影吗?” “当然了,”顾灿灿笑道:“事实上小说是最适合改编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因为电影和小说都是叙事艺术,小说的叙事性决定了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它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 “哦。”顾煜炯似懂非懂。 “好了,不说这些了,姐给你买了双袜子。”顾灿灿随手从身边掏出一双带着包装的袜子扔给了顾煜炯。 顾煜炯接住,看了眼袜子上的品牌lg,惊讶的说:“哇!居然是古奇。谢谢姐。” “不气。”顾灿灿别有意味的一笑。 虽然是古奇的,但其实也就是双纯白色的袜子而已,只不过带上古奇品牌,好像就显得高端起来。 顾煜炯翻来覆去的看了看,然后犹豫的问了一句:“姐,怎么给我买名牌袜子啊,多钱?” “一万八。”顾灿灿云淡风轻的说。 “多少!一万八!?”顾煜炯吓得跳了起来,大声说道,声音里满是惊愕! 一万八买双袜子?顾煜炯简直不敢相信。 “姐,你开玩笑吧?” “真的一万八,有小票的。”顾灿灿一本正经的解释:“袜子一万八,还赠送了一双小牛皮的靴子。” “……”顾煜炯泪流满面。 调戏完弟弟,顾灿灿顶着顾煜炯幽怨的目光回了自己的房间,她还要继续在微博上更新小说。 顾灿灿章想把失恋33天做成自己的ip,为此她决定不急着拍电影了,先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失恋33天的名气传播开来,吸引读者。 原时空鲍晶晶发表失恋33天后,喜欢这个故事的读者众多,这也是有了被改编的基础,之所以很多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不就是因为有原著的粉丝基数打底的原因吗? 关于失恋33天的电影拍摄,顾灿灿本来自信满满的计划现在开拍,年底结束拍摄,不过认真思考了一番之后,顾灿灿感觉这个想法还不是很成熟。 一部电影的成败,制作(编、导、演、拍)、发行、宣传、营销,四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以偏概全。 电影,的确有句话说的对,你永远不知道下面要发生什么。但90%的电影拍出来就扑街,很大原因就是没有考虑以下的方面: 1、选材(社会话题性,题材本身与未来一两年社会各种话题嫁接的可能性)。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不是药神》。药神的真实故事是发生在2004年,为什么过了十四年才登上大荧幕,还不是因为相关的审查太严格了。这种涉及现实的题材,如果不是有上面的支持。根本不可能上映的。 2、故事(原创文本、原创剧本或改编剧本,是否足够过关和过硬)。。 3、完成度(电影化程度,即导演叙事能力,影片风格化,对表演把控能力,表演是否和故事贴合) 4、市场化运营(宣传、推广、营销、品牌、跨界、社会化营销等等,让尽可能多人知道这个产品,同时尽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文化品牌,或衍生、巩固原有品牌,拓展品牌衍生价值,就是别把宝都压在票房上) 5、运气(档期,竞争对手,天气,刚刚好的社会性突发话题,其他偶发社会性大事件等等,一切可被及时观察到和借用的资源,以及危机公关等,比如盗版等等)。 一部电影想要成功,这五条缺一不可。 顾灿灿计划先炒热失恋33天这个故事,然后再拍。 她事情很多,没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这部小说,所以这部小说,顾灿灿思考了很久,决定她来写出故事大纲自己设置好人物卡后,还是找人完善写成小说。 顾灿灿找了……鲍晶晶。 让璀璨时代的编剧去写出这个故事,只写了一章顾灿灿就放弃了。 不是说编剧写作能力差,只是写不出顾灿灿想要的那种感觉。 顾灿灿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