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 慈恩行 (第3/5页)
朝开国皇帝,姓姬名周,据说刚到天外天,也不过区区真人境界,却不料一番风云际会,飞龙在天,建立了大周朝。” “这姬周,如今可还在人世?”悟虚问道。 多吉摇摇头,“据闻,这姬周皇帝,在位百年之后,便潜心修行,闭了死关,至今没有音信。” 悟虚听罢,不由一阵神往,“这人,真的是有大际遇,大毅力。非大际遇,不能开创大周朝;非大毅力,不能退位闭死关。倒是真的羡煞我等。” 多吉,也长叹道,“我等佛门中人,自然不留恋红尘俗世这些东西,但却不知何时能够堪破肉身,入那神化境。” 肉身、神化、涅槃,乃是佛门修行撒旦境界,所谓肉身对应着的便是普通修士所言的凡尘、真人境界,所谓神化对应着的便是真灵、通玄境界。堪破肉身,如神化境,由真人变真灵。这一步,何其难也!是以,多吉有此感叹。 悟虚自然也知道其中的艰难。心中默默叹了口气,“我初始修行,只觉人定胜天,勤能补拙。但愈到后来,愈加消极或者迷信了。总举得,冥冥中有机缘巧合,命中注定,不得不信。”说到这里,悟虚复又笑道,“所以,我们还是进去恭敬礼佛上香吧。” 待进入玉石门楼之时,多吉忽然又笑言道,“师弟,恐怕有所不知。当初大周朝那位开国皇帝,当年请了一位高僧来主持修建慈恩寺。那位高僧,堪舆之后,将周围良田也划了进去,然后一番修造,以那佛塔为中心,精心布置了一个大千娑婆如意幻阵。但有人进,此阵便会随其心意,诱导其行,见不同风景。而往往大多数凡人,不能循业感恩,进入慈恩寺,只在外面游走一番,便出了去。” 悟虚望了望,玉石门楼外的风景,不禁笑问,“难道,这幻阵,你我也不能幸免?会各自迷路而走散?” 多吉笑答道,“这倒不是。你我好歹也是佛门中人,只要一心念佛,自然便会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遇水有桥,逢山有路,直达寺庙。” “哦,想不到,这大千婆娑如意幻阵,竟有如此神奇?”悟虚笑道,“那我与师兄倒是要走上一遭。”说罢,抬起脚,迈入了玉石门楼。 多吉,笑了笑,随即紧跟着入了这玉石门楼。却不料,多吉进了这玉石门楼之后,举目一望,哪里还有悟虚!? 多吉又惊又恼,站在那里思虑片刻,只得合掌持印诵经,也不管周边景色如何变幻,径直沿着脚下路,往那慈恩寺走去。 却说,悟虚这边。他跨步迈入玉石门楼之后,便见得眼前一变,绝然不同自己先前在门楼外看到的。悟虚等了片刻,亦不见多吉身影。 这是刘姥姥游大观园,还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悟虚心中冷笑一声,自己如今难道还怕这样的佛门幻阵么? 悟虚凝神静气,持印耸诵了声佛号,闭目而行。 哪知道,片刻之后,悟虚睁眼一看,自己竟然还在原地! 悟虚这才心中一惊,这阵法竟然如此厉害?自己闭目而行,它竟然和自己来了个争锋相对!你闭目,阵法就不变,不运转,等着你睁眼。 悟虚想了想,随即遁入法界之中,于内奉持观世音菩萨为本尊,于外则干脆消失不见。 于是乎,悟虚在法界内,只见慈恩寺内那高耸入云的佛塔,金光闪现,飞落在地,化作一条金光大道。更有佛号声,从四处涌来,而那些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涓涓溪流,全都不见踪影。 悟虚微做沉吟,驱动法界,踏上了此金光大道。前脚迈入,后脚紧跟落下,却发现周边情景变幻,自己竟然来到了那座佛塔之前。 此佛塔,青石砌成,处处皆雕凿着佛像,那飞檐之上,也挂着青铜佛玲。佛铃,无风自动,犹如天籁之梵唱;佛像,无光而现,恰似三尺之神明。 悟虚一时把持不足,便进了这佛塔里去,待再想要出去,却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唯有那蒙尘已久的石梯,隐约得见,似乎便是唯一的选择。 悟虚稍作犹豫,深深吸了口气,抬步踏上了这石梯。便在落脚那一瞬间,悟虚只觉耳旁轰鸣声不断,身躯直线下坠,犹如跌进万丈深渊。好在,仅此一瞬间,待踏到石梯,悟虚便站稳了。 悟虚又接着抬脚迈步。这一次未落脚之前,悟虚却似乎看到了自己后世的世界。高楼大厦,飞机在天上飞,地铁在地下奔驰,红绿灯下,许多车辆和行人在移动,霓虹灯闪烁,没有回家的人们,在奔走,在高歌,在暴饮暴食,或者默默地玩着手机。 难道自己这一脚下去,便会穿越时空,回到自己的后世?!悟虚心中不以为然,但一时之间,又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踏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