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节  (第3/5页)
茶叶蛋,可以卖日用百货、卖衣服、卖早餐,只要是大伙需要的,都能卖。”    萧大嫂听得眼睛越来越亮,她从来没往这个方向想过,没错啊,要是外头卖货的越来越多,谁还会去供销社看人脸色?虽然她卖货的时候是笑呵呵不摆脸色的,但其他人都是爱答不理的,有时候确实容易生气。要是在供销社卖货和在外头卖货的身份差不多了,她那还能是铁饭碗吗?而且两边赚的差距也太大了。    于虹还有一点顾虑,“但咱家这几个工作,以后都能让人接班的,当初也是挤破头拿到手的,就这么不要了……”    萧俊这几天经常和沈云萱聊天,觉悟了很多东西,立马就道:“妈你想想,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出来工作了,说是给安排工作呢,那好岗位肯定都给大学生啊。再往后大学生每年都有,越来越多,往哪安排?不就往厂子里吗?到时候没学历的肯定都要变成最普通的职工,不可能再有接班这种好事了,要不然哪有那么多岗位啊。”    于虹作为车间主任,最知道接班上来的人水平参差不齐,好些都啥也不会,给车间耽误事。这么一想觉得很有道理,接班的保不齐是啥人,大学生至少都是有文化学过东西的,岗位就那么多,肯定要把普通职工挤掉啊,很可能会取消接班制。    萧大哥也皱眉道:“就像之前的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推荐上去的有几个是人才?好些都是托关系找门路拿到的推荐名额,还要看家里成分。后来国家需要人才,恢复了高考,现在推荐上大学的事就不成了。    云萱和萧俊说得有道理,这么看,咱家四个职工,是得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出路。”    萧俊笑嘻嘻道:“大哥你就不用考虑了,你教书教得那么好,又不擅长跟人打交道,肯定不能丢了工作出来卖货。你只管好好当你的老师,卖货交给我们几个就行了。”    吃过饭,大家又各自出门,上班的上班,卖货的卖货。不过被人羡慕的萧家四职工这一天都神不守舍,总是想起沈云萱和萧俊的话,对未来有些担忧,又有些向往,越想越觉得要做出改变,而且刻不容缓。    萧大嫂和人聊天,问他们有没有亲戚朋友想要    这份工作的,打听一般能多少钱出,顺带再琢磨供销社里都有什么货,哪些是卖得好的,进价都是多少钱,卖又是多少钱,还有淡季旺季,她都偷偷拿小本子记下来了。    于虹在车间转了几圈,越发觉得她这工作干得没意思,说是车间主任,挺多人羡慕,但实际上一天天没个闲工夫,总要处理车间里的事,身体累,心也累,一个月42块钱,出去卖货两三天就挣到了。    自己卖货再辛苦那也是给自己忙活的,心里得劲,在工厂呢?忙来忙去,工资还是那么多,大家伙也不会记她什么好,她也很难再往上爬了。要当副厂长、厂长,那真得有点关系才行,而且按沈云萱和萧俊说的,往后好岗位都得是大学生了,她才高中毕业,更不行了。    不过她要是卖货,最好还是卖布料或者衣服鞋子,算是她的老本行,别的方面她实在不懂,只能去给儿子儿媳妇打下手。但要卖衣服的话,不像卖鸡蛋这么简单好操作,具体的事还得想想。于虹琢磨着,就开始和厂里的人聊起残次货,商量着她要是买残次货能以什么价格拿货,能不能长期合作。    萧志军更能琢磨,他给做了不少面食拿去卖,要是能卖光,那对于他在供销社大厨的身份是大大不利。这说明将来政策再宽松一点,外面就有可能开私人饭馆,还不止一家,到时候不要票,做的花样也多,态度又好,国营饭店的效益还能这么好吗?    最关键的是,如果别人能开饭馆,为什么他不能开?他要是抢在前头,开个私人饭馆,赚得不比摆摊多?要是站稳脚跟,说不定能像现在国营饭店效益这么好。总之就是大有可为。    当了一辈子厨子,最厉害的就是这手厨艺,现在发现能拿厨艺赚更多钱,萧志军激动坏了,跃跃欲试,打算回头问问沈云萱摆摊还能卖啥,他先做着卖,试试水。    就连当老师的萧大哥也有了点野心,如果未来人才越来越多,说明各种岗位都会开始竞争,那当老师也会有机会评更高的等级、去更好的学校、拿更好的待遇。他特意带了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