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故約(上) (第2/3页)
灯,用祭台上祭祀用的烛火点亮。 父皇逝世后,她总算能以父皇女儿的身分、沧澜公主的身分,为他点一盏为亡魂引路的灯。 她在祭台前跪了下来,将船灯放入祭台和石壁之间的地下泉水中。船灯的烛影摇曳,照亮她苍白的脸,映在潮音石上。 楚澜月咬紧双唇,想起了小时候父皇时常对她说的话:『湘灵,这社稷、这沧澜的海,未来都是你的,你要倾听人民讚美的歌谣,也要听懂海面下的哭泣。』 ──是啊,既然父皇曾允诺过,为何结局会是如此? ──她能听到父皇的低泣吗?如果父皇天上有知,为何没有给她隻字片语? 应当是父皇将沧澜的冠冕,亲手为她戴上。 她空洞的眼神呆呆望着船灯的火光,双眼痠涩。她在心中多少次无声的哭泣,多少次捫心自问、质问命运为何如此造化。方才竭力压抑的情绪逐渐淹没她的理智,她跪着的身子渐渐软下,心中无限汹涌,唯一一滴泪水落在手上,在手心里发凉。 她在敌国的八年,无能和父皇相处的八年,每次收到家书时的欣喜与失落,得知能够返国的喜出望外,到步出马车时发现父皇已逝、楚渊登基的难以置信……地砖冰凉,她的心也一点一点地冷了下去。 她咬牙,将脸藏在发丝与烛影隐没之间。侧过脸的瞬间,她看见那承载着船灯、原本平静无波的地下泉水,忽然轻轻荡开了一圈轻微的涟漪。 * 隔日,她在望舒楼的四楼等待。 望舒楼四楼是会客室与书房,她坐在宽大的黑檀木书案前,案上的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房里有着墨香、旧书卷的气息,以及楚澜月特意点上的薄荷香气,角落里一株她要汐玥亲自挑的白色梅花插在青色瓷瓶里,幽静绽放。 她捧一卷沧澜风物志在看,忽然内侍通报:「国师大人到──」。 楚澜月抬头,看到一道頎长的身影缓步踏入书房,他的气质依旧清冷出尘,彷彿窗外初冬的寒气都被他带了进来。 「见过国师。」楚澜月起身,不冷不热。 「微臣云寂见过公主殿下。」 楚澜月暗自在心底轻哂,他哪里是微臣?云氏先祖在沧澜国建国初期便因观星、卜算和解读上古祕闻方面的不凡天赋而被任命为第一代观潮阁大学士。自此,云氏一族,世世代代都是沧澜的天命解读者,唯有他们才能担任观潮阁的重要官职,也唯有他们和皇室直系成员才能阅读重要的皇家典籍。 而也只有云寂,除了出任观潮阁大学士,还在楚渊初初登基之后没多久,便因重要諫言而被尊为国师,妹妹更是当今皇妃。云家的地位在现今来到前所未有的尊贵与隆重。 云寂今日未着朝服,而是身着一袭月白色的丝质里衣,外面罩一件宽袖的玄青色外袍,质料并非寻常高官所喜的锦缎,而是一种轻透的布料,其上有着天然的细碎纹理,袖口用极细的银线绣成星宿般点与线,举手投足间都能吸引他人的目光,更衬得他衣袂飘飘。 他的长发则是以一支古朴的乌木簪綰起,固定在一个小巧的同色木冠之中,显得一丝不苟。身上再无任何玉佩、金饰等多馀的点缀,和其他高官重臣大不相同。 云寂和她此生相识的男人都不同。他眉眼间不像殷昭那样带有与生俱来的、带着侵略的英气,也不像楚渊一双艳丽凤眼下,有着许多隐微未说出口的阴鬱话语。 云寂的双眼平静,像一层覆着薄冰的深潭,完全见不着殷昭和楚渊眼底的灼热与隐匿起来的欲念。他的五官精緻,鼻樑高挺,唇形浅淡,却因为看不出悲喜,而让楚澜月一瞬间想起了玉石雕琢的人像。 「今日有劳国师了,本宫离开沧澜多年,对于近日变革,多有疏漏,还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