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第1/2页)
就在姜余和顾文承二人离开禹州的时候,禹州百姓夹道欢送。 姜余坐在马车上,透过车窗看着后面越来越远的百姓,眼眶忍不住有些红。 顾文承把姜余揽在怀里,“他们这样相送,就证明咱们这些年在禹州没有白费工夫。而且只要禹州本地的产业在,禹州就不会沉寂下去。” 姜余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就是难受。” 顾文承轻笑一声,一手拍着姜余的背。 他的小余啊,心肠最软了,而且看谁都会把对方往好处想,但同时有个是极其聪明的人。 姜余抽了抽鼻子,道:“那些人其实都是来送文承哥你的。因为文承哥在禹州这些年,对禹州的百姓做了不知道多少好事。” 姜余双手捧在心口处,“我刚刚听到那些百姓嘴里喊着文承哥的名字,我真的好高兴,文承哥真的一如当年承诺的那般,变成了一心为民的好官。” 姜余一边自言自语的说着,一边在顾文承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 姜余看起来真的很开心,嘴角的梨涡很可爱。如今已经长成青年的姜余,此时露出了少年般的姿态。 顾文承脑子里阴暗的想,这样天真善良的小余,他果然很喜欢,他想要小余一辈子陪着自己。 要知道“民贵君轻”中的“民”,在古代社会通常指的并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士大夫。在他上辈子那个世界,往前倒古代社会,lt;a href=https:///tags_nan/songl target=_blank gt;宋朝时期基本上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到了明朝,皇帝废除中书省,给儿子分封地,使朝廷变成了皇帝的一言堂,这才有了后面的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导致拱卫皇权的武勋贵族彻底没落,文官集团的迅速崛起,也加剧了皇权与文官集团的矛盾。 后面清朝时期,因为政权特殊的原因,当朝皇帝不信任汉人,但是皇室一部分宗亲却希望恢复早期的八王议政制度从而反对皇帝,后续出现军机处则是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皇权也达到了顶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今顾文承身处的官场,从历史上来细扒,都能找到出现过的类似情况。 顾文承这些年往外头的钱可没少送,关系也没少拉,但是他在姜余心中,依旧是那个坦荡正直、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顾文承。 顾文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小余喜欢我这样吗?” 姜余的耳朵慢慢变红,他抬头认真的看向顾文承,“嗯,喜欢你。” 顾文承被姜余又一次直球击中,他努力压下自己内心的喜悦,问:“可是,若是你有一天发现,我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完美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