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之后_第24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 (第2/2页)

沈兄就是沈之淮。

    沈之淮的叔父是宁化府的同知,他本人是上京人士,虽然家中只出了叔父这么一个在官场上的得力人物,但是他父亲却靠着祖上恩荫得了个清闲的官职,而且家中还有几分家财。

    后面沈之淮的叔父来宁化府做官,东林书院向来名声在外,所以沈之淮就走了个后门进了东林书院读书。

    来这边读书后,又因为一次酒馆的意外和顾文承、姜余二人一见如故,尤其是他还和顾文承是同窗,几年下来关系很是不错。

    船上的日子很无聊,于是姜余就搬出了琴,他早就知道船上很无聊,在加上船上晃,也没法看书,所以他就提前带上了琴。

    之前顾文承学君子六艺时,刘山长就给了顾文承一把古琴,顾文承学了一段时间,也算是懂个皮毛,只是他对此不太热衷,就没有在继续往下弹。

    倒是姜余对这种文艺的玩意很喜欢,之前没时间学,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文承哥教一下自己,到时候他学会了,也可以附庸风雅一下。

    一个人教一个人学,就这么一路,开开心心的就去了上京。

    …

    四天后,姜余终于看见了自己即将抵达的码头,一直到他脚踩在地面上,他还是感觉地面在晃。

    此时一个小厮模样打扮的人,走了过来。

    “是顾举人和姜老板吧,小的刘大,是奉我家老爷的命令,来这边接二位进城的。”

    说着刘大还递给顾文承一份书信,上面果然是刘山长的字。

    顾文承道:“你家老爷是刘鹤年大人?”

    刘鹤年正是刘山长的儿子,翰林院侍读学士,乃是从五品官位。

    翰林院侍读学士虽然听起来官位不高,但大周朝翰林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其职位颇为清要。

    且翰林院本来就是个五品衙门,翰林院学士乃是正五品,以下设翰林院侍读学士二人,从五品。再往下就是官职依次递减的各种职位。

    刘大笑着道:“正是呢,我家老爷一早就命人在上京给二位准备了宅院,又命令小的日日在此等候接应顾举人和姜老板入城。”

    顾文承道谢,“多谢刘大人,等在下到了上京城之后一定亲自上门答谢。”

    刘大道:“老爷说了,顾举人舟车劳顿,等您休息好了再见也不迟。”

    顾文承和姜余对视一眼,带着身后的江良、马嫂子和引泉一块上了刘家的马车。

    马车不太平稳,但是马车里垫了厚厚的铺盖,可以让姜余和顾文承安稳的坐躺在里面,这一看就是有人特意安排的。

    姜余躺在马车里,“刘大人还是真是费心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