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5节 (第1/2页)
都还不是她的房子,她给房东修个什么劲儿?万一回头房东回来就要收回,她钱不是砸水里去了? 如今嘛,也暂时没钱修。能凑合就先凑合吧。 两年后的元旦,连本带利有31万的债务需要偿还。 而且,既然营业执照都可以办了,好像也不用担心被收归国有了。 那应该抓住此刻的先发优势,占领市场啊。 《资本论》里就是这么说的。 广州的房子79年国庆动工的,已经修了半年了。于朵暑假准备过去,正好看看修到什么程度。 常安道:“在国外、在香港预售都是很寻常的事。还有很多人靠炒楼花致富。” 常荷如今就委托了操盘手在香港炒楼花。 不过,她还买了现房出租。炒楼花遇上房价暴跌,会负债累累的。 她虽然是只做房地产,也还是把100万的份额好好分配了一下。 买房出租是一块,炒楼花又是一块。 倒是比他和安哥做实业省事、省心得多。比常平搞影视投资也要靠谱些的感觉。 嗯,今天是五月最后一天了。常荷所在的大学已经放暑假了。 漂亮国的暑假是五月、六月和七月,足足三个月。她说过几天要回来。 直飞香港,看看她的生意。然后从香港到广州去看看安哥,再到北京来。 至于常宁,常安觉得他的投资策略也很正确。 常宁买了一套800平的、产权明晰的四合院。原房主拿着钱到漂亮国投奔海外关系,淘金去了。 另外,常宁还投资了于朵的旅行社。当然,投的钱极其少,早就翻了好多倍拿回去了。 不过他还把房子、车子都租给了旅行社。二叔也相当于给旅行社当着实际上的靠山。 不然于朵个小姑娘能看得住这么赚钱的生意啊? 下一步,常宁还要投资顾朝暮的收音机厂。 他买房20万,借给于朵25万。于朵广州那房买来也是租给旅行社的。 剩下的55万估计就是准备投资和借给顾朝暮买机器设备的了。 不过顾朝暮要等到购买先进设备的时候才接受他的投资,目前常宁在收音机厂没份额。 如今温州让小商贩去登记,回头统一发放营业执照。华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在进一步明晰,于朵和顾朝暮的产业看来都还是挺能挣钱的。 所以三年后,他们五兄妹各自的100万能扑腾成什么样,现在还真是未知数呢。 不过,常宁应该大学毕业要进外交部,不和他们竞争常氏企业的掌控权。 于朵道:“内地的人连买商品房的意 识都非常稀少,楼花炒不起来啊。更何况还没有房贷政策支持。” 不过香港能首付三成,然后月供二十年。这样买房可要简单许多。 一个人手头甚至可以有几套房的楼花。等到溢价了卖出去,这才能赚得比较多。 要是都像内地得付全款,也是炒不起来的。 狄见欢看看于朵,感慨地道:“你还真是敢想敢干!” 她的辅导班已经上正轨了,周末班、寒暑假班都有。辅导老师也有了十多个人。 第一进院子的房间已经都用上了。 如今一个月总的收益在三五千。她和林蕊也基本脱离了一线教学,只做管理、协调工作。 但她们这个生意,跟于朵还是没得比。一定程度上来说,于朵也是商场先行者了。 她才17岁,用一年半的时候已经挣到了如今甚为可观的身家。 甚至自己和林蕊等人鼓励学生学好英语,也说的是优秀者,将来有机会去于朵的涉外旅行社实习。 于鹏还被叫起来给大家讲了讲他寒假实习的事。 他去实习做行政,他小姑一天给他开两块钱。但如果是兼职的外语导游,一天至少是二十块钱起步。 这个巨大收入差距,当时学生都听得眼睛发亮! 当晚于朵躺在床上,一直想着航母的事儿。没航母,估计t湾是统一不了的哦。 那关大爷的儿子要回来要回来,除非是小蒋同意了三通。 一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