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3节 (第1/2页)
要不回头手头松动了,不需要大量往电器行填钱了,她再办个签证去漂亮国看看? 反正去了她也消费得起,再说还可以去常家借宿。 出国对她来说,好像不是太大的难事儿了。 顾朝暮估着自己目前15万不成问题,如果能机械化生产还能翻番。 翻几番他现在不知道,反正两番保底。 两番就是30万,三番是60万…… 现在收音机供不应求。产量跟得上,他还可以派人往京津冀以外的地方去推销。 全北京900万人口,户均一台也能卖出上百万台。 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啊! 为什么要让樱花国的人来占据这个市场?国产货怎么就不能支棱起来? 只要他能造出不比樱花国收音机质量差、个头大的,这个市场份额,他当仁不让。 哪怕还有国产收音机厂竞争,他应该也能占到不少。他商标马上要下来了,技术绝对是行业翘楚。 现在就只等林技术员能带着生产线回来。 至于进海关的事,他正在托关系找人联系国产的收音机厂。就借个名义! 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打听国家什么时候能给他们这些自己做生意的、开厂的一个名分。 现在就感觉他们的脚步很快,国家正式的政策有些跟不上。 只要政策层面的问题解决了,他多招聘生产类、销售类的人才,自己需要花在收银机厂的时间就很少了。 至于常宁,他没有搞什么实业,就准备买几套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出租。 这个最省心。物以稀为贵,四合院的涨幅应该不比常荷在香港买的电梯公寓小。 所以,一整套院子一年3000左右的租金收入是小头。 他看上的是四合院的增值。 他计划再买三四套如今那样的院子。另外,常家收回来的那个五进四合院也在他名下,如今也在收租。 而且,于朵最赚钱的旅行社,他有17%的股份。 不同于蔡成那15%算是管理技术入股,他的是实打实的股份。 于朵上个月能分到一万多,他也差不多有四千。当然,老蔡也有三千多。 这里一年就是5万了。 另外,顾朝暮的机器设备买回来,收音机厂已经给他预留了30%的股份。 小顾再能挣,短期内也搞不到几十万来买机器。 所以,常宁的收入也是不比漂亮国差的。 蔡成这里也能算到他们的大概收入,心头不是不震撼的。 面对于承的问题,他笑着对于朵道:“小老板,如果你把分公司开到漂亮国,派我去坐镇吧。” 他是心向资本主义,觉得他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很好。 但出去以后真的不一定能挣到人均收入呢。 那还不如跟着于朵继续干,前提是她把分公司开到漂亮国。 而且,如今华国改改革开放,经济方面也是在向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靠拢嘛。 至于政治上,我们现在和漂亮国在蜜月期,肯定也要受到一些影响的。 他很想看到这样的华国今后将走向何方。 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啊! 所以,他似乎不是一定要移民了。 这其实已经是蔡成第二次说这个话了。 不过第一次说的时候,于朵心头没底。觉得自己去漂亮国开公司还遥远得很。 她想的是蔡成去漂亮国碰壁之后,如果她这里没有合适的总经理人选,那还是可以接纳他吃回头草的。 但现在她不这么想了。这一次去樱花国的门路如果走通了,以后去漂亮国就是距离远一点而已了。 她点头,“那这次去樱花国探路子我和常宁去,你看家。之后去漂亮国探路子,直接派你去。” 蔡成笑着点头,“好,我等着!” 于承在一旁听得胆战心惊的,那可是漂亮国啊! 你给下属画大饼还真是敢画。 流程在12点之前算是走完了,于朵问行政知不知道附近有什么合适的吃饭的地方。 行政想了想,说了一家私房菜馆。 “好,走吧。” 他们开了一辆车来,常宁的那辆。老蔡和行政是打车来的,旅行社的车是要为顾客服务的。 自己人出门就是打车,写清楚事由找财务报销。 于承则是骑的自行车。 第325章 于朵问了一下,知道餐馆从这里走过去就几分钟路程,干脆就让常宁把车继续停在了这办事处门口的停车场。这里有空地,不过暂时还没想到收办事人员的停车费。 还是私人的动作快些,毕竟收了是进自己的腰包。这公家的地方,反应要慢一点。 于承的自行车也照旧放在之前那里,就在旁边。 这家私房菜馆行政来过,于是担负了点菜的任务。六个人,她点了五菜一汤。 味道确实不错,基本吃完了。买单也是行政买的,回头去财务那里报销。拿了一张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