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9节 (第1/2页)
第448章 罐头 保宁县纺织厂面临的问题很多。 比如说工人操作不规范,所以同样的设备纺出来的纱、织出来的布,就比市纺织厂生产出来的低一级。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的坯布,市纺织厂织出来的一尺可以给到一毛八,但是保宁县纺织厂织出来的坯布就只能给到一毛六。 这中间可是差了两分钱的! 这怎么能行? 所以许如意才想着要对县纺织厂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培训,之后还要实行一些变革。 当然,现在这种形势,大变革那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一定要约束疵布、疵纱的产出。 还有,对于一些下角料、废弃料的处理等等,这些都要关注起来。 另一边的苗兰花接到电话之后,也不得不为了女儿的事业而行动起来。 除了她之外,纺织厂里退下来的人可不老少了,再经由她这么一联系,好家伙,轻轻松松突破二十人! 这还只是那些明确表示愿意去保宁县当培训师傅的。 毕竟许如意都承诺了,去了之后不仅管吃管住,还有感谢费可以拿,那必须得支持! 就这样,几天后,有顾三欢帮忙解决了一下客车问题,然后二十二名市纺织厂的老技工们就浩浩荡荡地来了保宁县纺织厂。 至于食宿方面,都不需要许如意再费心,底下商业局和纺织厂的人都安排好了,哪能事事都让领导操心? 对此,许如意表示很满意。 也不枉她这几年一直在给他们灌输要把保宁县各方面都搞上去的思想。 现在他们知道自己的短板了,市里来了一些老技术员们,他们当然是热烈欢迎。 得知这次的联络人竟然是许县长的母亲时,商业局和纺织厂的领导们都立马生出了浓浓的羞愧之意! 要不怎么人家许如意当县长呢! 瞧瞧人家! 这真地是把自己能想到的、能利用到的一切都动起来了。 许如意可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她的,反正人到了,事情要开始办了,这就行。 这次跟车一起来的,除了各工序的优秀老员工之外,还有两位设备维修师傅。 这两位师傅可是太受欢迎了。 比如说,一位修细纱机的师傅,只是在那车间一站,人家立马就说这台设备的电机轴承需要更换了。 本厂的维修员一开始还不服气,等到把设备关停,然后把里面的轴承拆下来之后才发现,的确是该更换了,里面的情况已经很糟了,虽然也能转,但是会影响到车速,也就是产能。 瞧瞧,这就是干了一辈子的老技工的本事呀! 只露了这么一手,底下的人个个都服气了。 就这样,这些人在保宁县纺织厂待了七天,好吃好喝地供着,最后走的时候,纺织厂厂长终于做了一回好事,把两位老师傅给说动了。 等到最后,确定跟县纺织厂这边签合同的,有两位维修师傅、两位原市纺织厂的段长,还有苗兰花同志。 苗兰花是负责修布的,除了简易的快修之外,她还会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技术,这些技术,底下的纺织厂可是没有的。 同样是修那个粗节,苗兰花修过之后,一点儿毛病看不出来,但是本厂的修布工修过之后,就明显有痕迹。 这就是差距! 于是,苗兰花在退休之后,又光荣地被保宁县纺织厂聘用,当然,他们给出的这种是技术指导的合同,苗兰花不需要天天来,也不需要工作满八个小时,但是每个月能有三十块钱的工资、十斤粮补以及其它的各种待遇。 所以说,技术在手,在哪儿都能吃上饭呀! 苗兰花可高兴了。 退休后,她的退休工资是原单位发的,只有四十多块钱,比她上班时少了好多呢。 现在到保宁县来了,不仅能照顾怀孕的女儿,而且还能再挣一份儿钱了,能不高兴? 苗兰花就被安排住在了县委大院儿里许如意的房子这,主要是中午许如意一般都在这里,所以苗兰花就不让她吃食堂,让她回来吃自己做的营养餐。 别小看这一顿饭,这变化可是很明显的。 尤其是苗兰花又注重营养搭配,所以许如意被照顾得很好。 周末,小老虎也会到这里来住着,苗兰花还能看到外孙,当然是满意极了。 许如意这边工作忙,但是也没忽视家里人。 苗兰花在这里当了一个月的技术指导之后,许如意就把爷爷奶奶都接过来了,都住在这里,正好也热闹。 苗兰花这下子还能顺带着尽个孝了,自然高兴。 许如意的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