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节 (第3/3页)
的都是让老师上门。 加钱就行,虽然困难了点,但是温言还是在三天内,给安排到位了。 礼仪老师反而不是很容易找,西宁毕竟不是省会城市,经济发展也一般,最后是通过奶奶,在别墅区的一家的介绍下,找到了。 老师找到之后,温逸的地狱生活就开始了。 早上7点半起床,吃完早饭,8点开始上课,早上数学两个小时,英语两个小时,中午休息两个小时,然后是声乐课,再休息一下,就开始上舞蹈课。 理化生换着来,他打算学理,温逸不乐意背那些繁杂的东西,理科他觉得学起来更容易一些,也算是减压了。 礼仪课三天一次,但是礼仪老师也不闲着,给余华也上着课,两天上一次。 钢琴课两天一次,一天时间就那么多,也安排不进去了。 温逸的暑假必定过的水深火热,毕竟他这个时候起步已经晚了,只能更努力一些,才能赶得上那些从小学习的。 温言到底还是心疼弟弟的,每天看他从早到晚不空着的功课,于是就给他在周末放了一天假,能让他缓口气。 上了几天,温言问了他,能坚持住吗? 但是温逸却用亮晶晶的眼神告诉她,“不累,相反,我觉得很充实,学习的都是我喜欢的事情,现在累一点,以后能轻松一点,我都懂得。” 爷爷虽然愿意放手孙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他心里对明星这个职业还是有偏见,可在看见孙子每天累的眼睛睁开就开始上课,晚上再累的睡着。 心里的偏见早已消失,他这么辛苦的学习,当爷爷也不能拖孙子后腿。 于是每天都让家里保姆给孙子多做些好吃的,补补身子,别把身体累坏了。 餐馆的收入很可观,短短半年多,每个月都收入百万,利润也不小。 余秋看着店里的效益,都已经开始筹谋往外拓展了,西宁毕竟太小了。 她认真考虑过餐馆的定位,从一开始,“西苑”的定位,就是针对于中上层阶级,食材用的是原生态最好的,食谱用的是余家的独家食谱。 西苑就是餐馆的名字。 因此从一开始,价格就是相对于小餐馆,价格要高一点,但是因为味道好,反而成了宴请、谈生意,讲究人家的选择。 物以稀为贵,余秋下一步,并不打算继续在西宁开,而是打算去信阳再开分店,一个城市最多开上一家。 她的打算,在她退休之前,将西苑最少要开上十到二十个店。 于是在温言忙碌之余,听了妈妈的豪言壮志,默了一下。 她这两天思考了一下,温逸有想做明星的想法,大概应该是因为过年喝的那瓶开发大脑的药液。 不同于系统对她的改造,是整体改变,所以其实她如果不学语言,在其他方面她也可以做的很好。 但是余华和温逸喝的,其实是将他们人体潜能中最出众的那一方面,更加加强。 余秋喝的也是开发她的商业天赋,但是按这趋势,她怎么感觉,未来她的家人,肯定都会很了不起? “妈你开心就好,别累着自己就好。” 老妈想做一番事业,并没有想问她的意见,而是跟她分享,所以说,双手双脚支持就好。 余秋的改变不止是在事业上,温言不在这半年,因为家里条件彻底改变的缘故,也因为餐馆的原因,认识了很多高阶层人士,见识了她以前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再加上住的环境,邻居等等的影响。 温言这次回来,就看见,家里多了一位阿姨,两位司机,两辆车,穿着打扮的改变等等。 一个司机平时接送温逸上学或者老人出门游玩,一个平时他们夫妻出去谈生意,带个司机,多个排场。 自然而然车子也多买了两辆。 这其中的变化,相较于温明修,温爷爷温奶奶反而接受的更快一点,毕竟他们跟着小区里的老伙计聊天下棋跳广场舞的时候,思维就会不知不觉的改变。 家里的资产也都在余秋手上放着,老两口相对于儿子,自然是更相信儿媳妇的持家能力,毕竟儿子是他们生的,有几分几两心里都一清二楚。所以她怎么安排,他们享受就行了。 有的时候,温奶奶还和儿媳一起探讨,家里什么地方应该还要多一些什么。 除此之外,余华还买了很多书来学习,还拉着温明修跟他一起学习进步,所谓学到老活到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