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见春色_第1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第2/2页)

她差点纯粹地成为了柳墨的才华粉。

    室内的书法元素更多,柳墨的作品随处展示,空气里若有似无的墨香飘散。

    昨天闲逛时慕与潇与韦安如就在感慨,还开玩笑说得要两副字画带回家,也附庸风雅。

    看着那些纸上灵动的墨迹,慕与潇想起很多年前,她骑着车在柳墨家的楼下,问柳墨要不要下来一起玩。

    柳墨趴在窗户上拒绝她,“我要练字。”

    慕与潇还想再说,她大姨不耐烦的脸就出现在阳台上,跟她说不要老来打扰柳墨。

    她乖巧点头,骑着车跑了。

    采访之前,她就看到柳墨的简历实在完美。

    毕业于国内顶尖的艺术院校,各种书法界的奖拿到手软。

    读研期间开始创业,最初与两个校友共同创办了书法机构,成绩不错,分店开了几个城市,带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但柳墨认为传统的宣传方式力量有限,所以开始尝试做自媒体。

    “想将书法的魅力带给年轻的一代。”

    柳墨说。

    两年不到的时间,她就成了这个赛道里的佼佼者,靠才华和创意火出了圈。

    听完她的故事,慕与潇感觉柳墨可以轻松做到任何事情。

    包括,远离一个地方,远离一批人,她都是那个出色的完成者。

    书房在二楼,是柳墨平时练习、创作、和拍摄的地方,也是慕与潇最感兴趣的地方。

    当然,她们工作的重头戏也在这里。

    打开门,慕与潇就看到了她平日里拍摄视频的背景墙。

    此刻柳墨虽然没站在那里,但那里仍灵气充沛,可以吸引走参观者全部的目光。

    韦安如忍不住惊叹,各个角度连拍。

    作为书法家,柳墨的书桌足够大,古与今的元素都拼在一起。

    一半是现代各类电子产品,科技感十足。

    一半是载满古韵的书法区域,笔墨纸砚井然有序。

    桌上的笔架、笔筒里有各种各样的毛笔,因为柳墨有自己的店铺,这里都是她店里正在售的笔。

    “为了品控,每批我要抽样使用,没问题再上架。”

    对门外汉而言,最有趣的是,每支笔都有自己的名字。

    慕与潇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正是在认识柳墨后不久。

    后来上高中、大学,她发现有些女同学爱穿的格子裙,居然也各自有自己的名字。

    还都很好听,仿佛有各自的性格和生命力。

    之后她从事这一行,需要撰写文稿,她想,每一段故事也该有自己的名字才对。

    名字,一个人的名字,一座城市的名字,哪怕只是一条裙子一支笔的名字,对不相干的人来说只不过是汉字的组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